首頁 > 禮儀Q&A > 禮俗百科 > 古禮今談 > 小祥:日常生活漸入正軌-台北土葬/板橋區火葬

禮儀Q&A

小祥:日常生活漸入正軌-台北土葬/板橋區火葬

分享到
小祥又稱為「練祭」,也是我們現在所俗稱的「對年」,古禮舉行小祥之後人們的生活起居有何改變呢?以下,將由小寶編來替您粗淺地解說~

〈小祥:日常生活漸入正軌〉

(一)《儀禮‧士虞禮》:「朞而小祥。」小祥,祭名。祥,吉也。
(二)《禮記‧檀弓》:「歸祥肉。」
(三)《禮記•間傳》:「期而小祥,練冠、縓緣,要絰不除。男子除乎首,婦人除乎帶。」孔穎達疏:「練冠蓋如喪服斬衰,既練之后布冠也。」
(四)《禮記•閒傳》:「期而小祥,居堊室,寢有席,又期而大祥,居復寢,中月而禫,禫而牀。」
(五)《釋名•釋喪制》:「期而小祥,亦祭名也。孝子除首服,服練冠也。祥,善也。加小善之飾也。」
 
       小祥有「小吉」之意,又稱為「練祭」,現代禮儀則俗稱「對年」,是亡者逝世滿一週年(即十三個月)的時候舉行之儀式;居喪生活從喪事發生之際開始,直到小祥舉行才漸漸地有所轉變,乃至大祥、禫祭才讓喪主的起居生活回歸尚未治喪前的樣貌。

若您有任何疑問或建議,歡迎留下您寶貴的建議,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,感謝!
TOP